来自蒙大拿州维丽镇(Valier)的迈克尔·基思·贝尔纳普(Michael Keith Belnap),现为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声乐教授、音乐会合唱团指挥. 早先在杨百翰大学本部(位于犹他州普柔佛)获得音乐学学士、硕士学位,后在印第安纳大学和比利时欧洲戏剧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其间随瓦洛尼皇家剧团访问德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等国家.
贝尔纳普曾被里克斯大学(现为杨百翰大学爱达荷分校)授予埃利萨·R·斯诺表演艺术奖. 1999年,在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的百人音乐榜中,他名列歌手类前五名.
来到夏威夷前,贝尔纳普在布卢明顿的印第安纳大学从事声乐教学长达13年,并在1994-1999年加入星际艺术团. 1994年夏,前往意大利佩萨罗,师从世界著名男高音鲁契亚诺·帕瓦罗蒂;1995年闯入费城帕瓦罗蒂国际声乐大赛决赛. 他还在印第安纳大学乔治奥·托兹教授门下学习,与雷·阿比祖(亚利桑那)、康斯坦萨(印第安纳)、彼特·洛克伍德(比利时)、诺勒·贝克(伦敦)、埃利奥·巴塔哥利(意大利)、卢-希·图安(伦敦)、琼·多内曼恩(大都市剧团)和尼尔·戈登(纽约)同窗学习.
贝尔纳普“精力充沛的男高音,令音乐殿堂洋溢着他的每一个音符”. 他的“技巧意识与音乐才华,加之独特的声乐与表演技能,令观众陶醉”. 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表演者,他可以展现各种音乐流派的风格--从艺术歌曲到音乐剧、歌剧.
在《波西米亚人》中,他表演的角色彼得·格赖姆斯、麦克提格、鲁道夫获得很高评价. 由大师朱利叶斯·鲁德尔执导的《莎乐美》中,他演唱的角色是希律; 其它角色还有:《阿里阿德涅》中的巴库斯、《图兰朵》中的卡拉夫、《利戈莱托》中的公爵、《霍夫曼的故事》中的霍夫曼、《托斯卡》中的卡瓦拉多希、《丑角》中的卡尼奥、《蝴蝶夫人》中的平克顿、《卡门》中的唐·何塞,以及《露契亚》中的埃德加多.
除上述歌剧表演,贝尔纳普还是一位积极的朗诵者,并在全美各地参与交响乐团表演. 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堂,作为男高音独唱演员, 他与尤金·古森的管弦乐团首次共同表演了亨德尔的《弥赛亚》. 他经常演唱瓦尔第的《安魂曲》、亨德尔的《弥赛业》,并领衔演唱和录制了一系男高音加管弦乐伴奏的宗教音乐作品: 丹尼尔·盖特洛普的《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受难与允诺》、罗伯特·康蒂克的《尼腓之歌》、达尔文·沃尔福德的《看,他来了》.
贝尔纳普曾为纳什维尔曼陀林合唱团录制了独唱歌剧; 与印第安纳安德森交响乐与合唱团为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录制了瓦尔第的《安魂曲》. 他所表演过的宗教剧目还有:布鲁克纳的《感恩赞歌》、霍雷肖·帕克的《最后的一点钟》、《以利亚》以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贝尔纳普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在欧洲和美国各地的歌剧院演唱,还有的学生受邀在世界豪华邮轮集团挪威邮轮和冠达邮轮的旗下邮轮上献唱. 在《歌剧魅影》、《西贡小姐》、《猫》、《灰姑娘》、《森林王子》、《油脂小子》、《悲惨世界》等剧的全美与国际巡演中,他的学生都曾担当过演唱角色.
除了声乐表演和和教学,贝尔纳普在合唱表演与音乐剧作品方面也享有盛誉. 他经常应邀担任合唱活动的现场指导; 他所率领的合唱团先后应邀为政府官员、典礼、节庆活动表演,最近即在纽约市卡内基音乐堂表演了莫扎特的《安魂曲》.
李千国Lee 译